热力行业现状分析
2019-11-6 17:40
目前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发展的热点是一些大、中型城市,如北京、沈阳、长春、太原、哈尔滨、济南等城市已经建成了大规模的集中供热设施,具有一定规模的热源、热网和较完善的自动控制装置,同时具有一定规模的、稳定的热用户。由于我国能源消费煤炭占70%以上,尤其是供热,除北京等极少数城市有燃气供热外,其他城市的供热均是煤炭。煤炭供热时必须采用大型集中供热系统,而不能采用分散供热,否则将对城市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。因此发展大型集中供热系统,为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、改善城市大气环境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城市集中供热设施成了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集中供热中,热电厂供热占总集中供热的60%以上,区域锅炉房供热方式约占35%,其他供热方式共占不足2%。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中,公共建筑约占34%,民用建筑约占60%,其他约占6%。
与国外集中供热相比,我国集中供热虽然发展较晚,但近年发展极其迅速,且有与国外不同的特色。我国城市人口多,建筑密度高,建筑总面积大(人均居住面积近30m2),供热负荷特别大,从而导致使我国的供热区域半径大、一次网供热管道直径大、管网总长度长。如我国*的供热管道直径已达1.4米,而欧洲等国家*仅0.6米;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,北京热力集团供热区域半径约20km,总供热面积达到1.84亿m2,热力站总数为2768座,管网总长1205km。